首页

艾丝教导两学生初试踩踏

时间:2025-05-29 22:44:29 作者:《藏海传》风靡岛内,台湾网友:总台出品,必属精品! 浏览量:15118

  总台古装大剧《藏海传》正在总台央视热播,掀起大陆观剧热潮的同时,也一路火到台湾。连日来,台湾媒体争相报道,岛内时事评论员主动推荐,许多台湾网友一边看剧一边在“看台海”海外平台留言板热烈互动、点赞。有岛内剧迷称赞,“总台出品,必属精品!”

  又一总台大剧风靡岛内

  “2025必追剧”、“收视登顶”……台媒纷纷以类似词语夸奖《藏海传》。有岛内媒体关注剧中演员的表现,特别是来自台湾的演员的表演,还有台媒科普剧中的中华文化历史知识。

  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也为《藏海传》竖起大拇指。他在台媒节目录制间隙透露,这部剧“好看”,像另一部总台大剧《琅琊榜》一样,他已锁定央视八套连追16集。郭正亮的大力推荐,让一旁的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跃跃欲试,不禁表示“那我也要看。”

  “画面、场景、演技、情节,各方面都近乎完美,相当优良的制作”,“服化道一流,演员演技在线,布景大气”,“感受到了老祖宗的审美”,“连看两遍,因为很多细节值得细品”……一些台湾观众在“看台海”海外平台留言大赞剧集,足见这部叫好叫座的总台大剧深深吸引了台湾观众。

  总台大剧制作精良

  文化同根引发共鸣

  《藏海传》在台湾的火,并非特例。近年来,《繁花》《庆余年》等陆剧,同样受到台湾观众追捧。这些在宝岛“出圈”的总台大剧有几处共通之处。

  首先是制作精良,这些总台剧集无一不是精雕细琢的匠心之作。剧情紧凑、人物立体、服化道考究,总台电视剧长期坚持的标准,台湾观众都看在眼里,所以才会“闭眼冲”。岛内也因此不断掀起总台大剧“首播即爆,再播再热”的追剧热潮。

  台青陈婉译说,据她近年追剧经验来看,“总台出品,必属精品”,从《繁花》追到了《藏海传》,总台大剧的品质从未让她失望,为此还购买了相关网络平台付费会员。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总台好剧登陆宝岛台湾。

  除了家喻户晓的高质量,精准考究的中华文化符号,也是总台大剧打动台湾观众的一大亮点。从《庆余年》中诸多博物馆同款的“彩蛋”道具,到《北上》中的昆曲、书法、苏绣、竹刻文化传承,再到《藏海传》中的泰顺药发木偶、皮影戏等非遗技艺,弘扬中华文化始终是总台的坚持。

  台青郑庭绎表示,台湾观众从《藏海传》等总台大剧中,看到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故事,更为其展现出的璀璨中华文明感到骄傲。

  总台大剧选用的优质大陆演艺工作者也让总台大剧在岛内更受欢迎。台青阙郁璇表示,《琅琊榜》、《繁花》的主演胡歌等大陆演员在台湾“人气颇高”,许多台湾观众还会因为喜欢大陆演员,接触其参演的其他影视作品,进一步了解大陆影视文化。

  更不容忽视的是,两岸文化同根的血脉力量,让台湾观众极易与大陆影视作品产生共鸣。台湾海峡两岸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魏裕国说,从古装历史到现代都市,从动画到科幻,大陆影视剧满足了台湾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需求。他认为,台湾应主动寻求与大陆特别是总台合作,拓展市场、提升制作水平,促进影视产业良性发展。

  台湾观众纷纷向“看台海”表示,期待总台能够出品更多好剧,也盼望台湾的艺术家、创作者和制作机构能与总台合作,拍摄出更多让两岸观众眼前“一亮一亮又一亮”的优秀作品,为两岸创造更多共同的时代记忆和光影享受。(看台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港举行晚会迎“雪龙2”号 科考队员上台走秀讲故事

西安10月30日电 (杨英琦)“西安是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4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依托对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吸引集聚作用,我市正在加快形成干支衔接、枢纽集散的高效物流运行体系,为培育壮大枢纽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30日表示。

浙江改革聚焦:母亲河共治共保见新“绿”

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0日宣布: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多米尼克总理罗斯福·斯凯里特将于3月23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中汲取宝贵经验”(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正在北京举行。瑞士空气净化信息科技公司艾可爱尔今年首次参加服贸会,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克利斯提·哈姆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让艾可爱尔看到巨大的发展机遇。

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6%

2024年,中国航天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及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补给任务将如期推进。不仅如此,随着“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航天领域新质生产力也在孕育。

我国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 初步扭转面积急剧减少趋势

随着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霍尔果斯大力实施“数字口岸”、“无纸化通关”、铁路快通等,口岸通行查验效率不断提升,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稳步增长。公路口岸实现客货双通,试行“7×24”小时工作制以来,进出口量值激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